工作通知

山东大学第十六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候选人——崔兆杰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05-20 人气:

崔兆杰,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低碳山东十大学者(专家)”、“低碳山东杰出学者(专家)”。任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循环与清洁生产工艺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中意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发改委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产业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担任导师28年来,共培养了134名硕博生。

崔兆杰教授事迹介绍

崔兆杰教授团队紧扣“黄河”、“双碳”等国家战略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需求,以污染协同减排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为中心,创立了三全、四级、五流协同的循环经济理论,拓展了清洁生产的内涵,创新了污染源头减量、过程耦合共生、末端再生循环及全生命周期无害等关键技术50多项。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课题、总理基金等国家重大项目110多项,累计经费6000多万元;主持和参与制修定相关标准20项;主持制定了《关于加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山东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办法》等法规及规章制度;在本领域Environ. Sci. Technol.等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270余篇,多篇被Nature、Chemical Reviews等顶级期刊引用;出版学术专著10部;以第一获奖人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授权发明专利29件;构建的动、静耦合的多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被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年5号)大力推荐,获得国际生态奖“EcoWorld-2022”一等奖,被誉为“与社会同脉的绿色科学家”。

崔兆杰教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秉承“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理念,采用“产、学、研、用、创”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新形势下“三创”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自1998年任硕士生导师、2003年任博士生导师以来,共培养了博士21人,硕士97人,正在培养博士8人,硕士8人,许多已成长为行业领军、学术精英,多人任职生态环境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大学等单位。

一、思政教育融入科研教学,培育忠诚担当高端人才

崔教授作为教师博士联合支部—“循环经济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双带头人”作用,不断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要论述。在研究生培育中,持续开设《现代环境监测新技术》、《生态工业园规划与设计》等研究生课程,近五年授课近300学时,总数130余人。在研究生授课中重视案例教学,使研究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向“深、广、新、精”发展。譬如通过企业污染问题实例分析,让研究生应用专业知识开发企业全过程管控监测技术方案,拓展了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次参加山东大学“师者故事”系列讲座,帮助学生们了解领域前沿、启发科研思路、助力未来规划。

“师者故事”讲座

二、言传身教传承学术思想,培养严谨务实科学精神

崔教授注重营造科研氛围,组内建立了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从论文选题到答辩,每个环节都精心帮助学生分析可行性及科学价值;通过日常教学、学术交流等活动密切了师生关系。近年来,有4名学生获校长奖学金;多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等奖励。

指导学生现场采样   指导学生现场勘察

三、平台建设融合智力引进,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在做好思想与文化教育工作基础上,崔教授积极推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借助土地发展集团、信发集团等实习基地,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了多项成果:如开发了地表扬尘抑尘技术,成为治理裸露地面和堆场扬尘的有效手段,并形成了发明专利5件;开发了铁尾矿土壤化利用技术,开拓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新路子,并形成了发明专利3件。博士生张旭在参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的项目中,与其研究课题相结合,在理论与应用中不断提高研究深度,在读期间发表SCI论文10篇,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奖励。此外,崔兆杰教授还注重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邀请剑桥大学石涌江教授等来校开展学术专题讲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使学生创新思路和能力显著提升;与麦迪逊大学、苏黎世大学等建立了密切合作,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目前,共有6名研究生出国交流,所培养的研究生均在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上一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公告

下一篇: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以“申请-考核制”方式(申请考核第二批次)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简章